01
茶饮简史:风雨30年,2018茶饮行业如何发展?
点击上方FBIF食品饮料创新,置顶公众号
新中式茶饮:进阶迭代,健康升级,由粉末、街头走向TEA时代;具备“休闲化、社交化、标签化”新属性,代表全新生活方式。中国茶饮连锁业发展三阶段:以粉末冲调,不含奶也不含茶的“粉末时代”;茶末和茶渣做基底茶、有鲜奶出现的“街头时代”;2015年以来的用专业设备精萃上等茶叶、配以奶盖/水果、装修舒适的“新中式茶饮”时代。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消费者购买新式茶饮不仅获得产品本身的饮料功能,同时还有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社交价值和休闲价值,与年轻消费群体对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的追求不谋而合,兼具时尚标签属性。
行业空间:增量需求+存量替代,新中式茶饮潜在规模约400~500亿元,“产品派”与“格调派”共筑消费升级新风口,资本助力行业快速发展。新中式茶饮市场来自增量需求和存量替代:对传统奶茶店、对冲调类热饮(速溶咖啡等)、对CO2饮料等的替代。综合对比冲调类热饮销售额(1200亿元)、“咖啡&其他饮品店”(926亿元)以及“传统奶茶等其他饮品店”销售额(413亿元),我们推算新中式茶饮潜在市场规模在400~500亿元。以喜茶、奈雪の茶为代表的产品派注重饮品本身,主力单品价位在22-25元;以因味茶、大益茶为代表的格调派注重高投入打造品牌价值,主力单品价位在30~35元,定价对标星巴克。IDG、天图资本、刘强东等投资新式茶饮,资金投向主要为展店、供应链、中央厨房等内容。
核心要素:品质与创新、供应链、营销。茶饮的高品质是基础,体现在:
1.健康性:用奶和上等茶叶代替奶精和茶精,添加水果、淡奶油等;
2.以配料、工艺等保障“好喝”的口感;
3.稳定性和一致性。
茶饮易被模仿,必须持续进行原料与配方创新、发展衍生品保持差异化和时尚性。茶饮品质主要取决于基底茶,所用茶叶是新中式茶饮的最大成本项。掌控上游茶叶供应链是大型新中式茶饮连锁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新媒体是链接新式茶饮和目标年轻消费客群的重要途径,加大新媒体营销、粉丝晒图对品牌反向营销形成良性互动是新式茶饮的重要宣传方式。
发展方向:短期竞争加剧;中长期产品派有望现全国龙头,规模比肩星巴克。新中式茶饮进入壁垒较低,单店前期投入在30~150万元,行业爆发式增长吸引了众多进入者,行业高度分散,竞争激烈。以喜茶、奈雪の茶为典型代表的产品派新中式茶饮对消费者喜好理解深入,产品创新能力强,定价合理,受众广泛;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扩张,同时提升供应链控制力,强化差异性和盈利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星巴克中国2016年网点数2242家,销售收入138亿元人民币,平均单店收入617万元。我们判断未来行业龙头门店总量可达1000家左右,而平均单店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200万元,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20亿元以上,与星巴克销售体量相当。格调派资金实力雄厚,背景资源强大,在设备配备和门店设计上更胜一筹。但因产品力相对较弱,定位高而受众相对狭窄,故其盈利能力仍待观察。
风险提示:行业低壁垒,竞争加剧,客群分流,盈利下滑;消费者喜好变迁,新品类、新业态涌现。
新中式茶饮:
由粉末、街头走向TEA时代
世界奶茶发展史:源起西藏,兴于欧洲,回归东方
奶茶起源于中国西藏,西藏人民首次将奶和茶融合在一起。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奶茶被带入了印度。印度人民根据饮食文化差异,在奶茶中加入香辛料来提升口感。殖民地时期,西方列强将奶茶带回了各自的国家,稍加修改,形成了荷式奶茶和英式奶茶。
荷兰式奶茶
荷兰人由于不喜欢印度奶茶的辛烈味,于是混合不同品种的茶来替代香辛料制作奶茶,并加入枫糖作为调味剂,这也是现代奶茶的雏形和基本配方。荷式奶茶中“奶”的风味浓郁,深受欧洲大陆人民喜爱,与欧洲饮食习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欧式风味。
台湾奶茶是荷兰式奶茶的一个分支。荷兰对台湾殖民统治期间,将荷兰式奶茶带入台湾。台湾人民智慧性的创新,将奶茶中加入“珍珠”,即一种粉圆,即由地瓜粉、木薯粉等制成的一种粉圆。煮熟的粉圆外观乌黑晶透,以“珍珠”命名,由此台湾奶茶便以“珍珠奶茶”著称。
英式奶茶
1680年,在荷式奶茶的基础上,约克公爵夫人又加入了鲜奶、砂糖,酿造了英式奶茶。英式奶茶与荷兰式奶茶最大的区别是英式奶茶主要供皇家贵族和上流社会享用,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英式奶茶取名也很讲究,比如:伯爵奶茶、皇室奶茶、鸳鸯奶茶等。
港式奶茶是英式奶茶的一个分支,价格更为亲民,随港式茶餐厅的流行而风靡,“丝袜奶茶”、“鸳鸯奶茶”为其典型代表。“丝袜奶茶”是由于滤网长期使用,颜色暗沉,远看似肉色丝袜而得名;“鸳鸯奶茶”则将丝袜奶茶与咖啡相融合,兼具奶茶的浓滑与咖啡的香苦。
中国茶饮连锁:进阶迭代,品质消费,健康升级
中国茶饮连锁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粉末时代(1990-1995)
台湾人率先将粉末式奶茶引入中国大陆,引起了一波“奶茶风”。这类初期的奶茶店面积约为3-5平米,部分以小窗口形式存在。产品由各种粉末冲水调制而成,味道通常包括原味、草莓味、香芋味、西瓜味、芒果味等。这类奶茶不含茶也不含奶,是中国大陆茶饮连锁的初级阶段,业内称之为“粉末时代”。
第二阶段:街头时代 (1995-2016)
原料演变、升级,开始遍布大街小巷。在这一阶段,出现了茶基底,即用茶末和茶渣制作基底茶,并将其装在茶桶里,每隔数小时进行更换。此时真的茶叶代替粉末出现在奶茶中,但奶还是以粉末为主。该阶段兴起的知名奶茶品牌有coco都可、Happy Lemo(快乐柠檬)等。
在第二阶段的后期,奶也有了一定的改革,出现了鲜奶。同时,商家为了增加关注度,在奶茶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比如:新创了奶盖,将淡奶油打发并覆盖在纯茶上面,形成全新的形态及口感。
第三阶段:新中式茶时代(2015-至今)
随着消费升级的发展,奶茶更加注重品质,朝着精品茶饮方向迈进。
在原料选取上,更加健康。用上等的茶叶,辅之以不同的萃取方式,代替原有的碎末、茶渣,用新鲜的牛奶、进口的奶油、天然的动物奶油代替奶精,全方位提升奶茶的口感。品类不断丰富,加入各类新鲜水果成为水果茶。
在制作工艺上,更加专业。萃取设备的创新和新中式茶饮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萃取设备的使用可实现茶叶萃取过程的标准化;而传统手工制作受制于员工培训与熟练程度,低效且难以保持口感一致性。萃取工艺上也进行了一定的革新,除了传统的热泡,还引入了冷泡、真空高压萃取等。新创的冷泡,不仅可以减少茶涩的口感,还可以减少茶单宁酸的释放,有利于对肠胃的保护。
在店面装修上,更加舒适。奶茶店普遍提升单店面积,从15-20㎡扩大到50~100㎡。在装修风格上,部分连锁店一改统一装修风格,为每家店单独设计装修主题,用优质产品和惬意环境的完美结合为顾客提供舒适体验。
新属性:休闲化、社交化、标签化
奶茶解渴属性淡化。发展初期,奶茶因价位较低且解热解渴而广为流行。夏日,一杯5-10元的冰爽现调奶茶,即可满足消费者现做的新鲜感又能解暑解渴。冬日,一杯热气腾腾的现调奶茶则可驱寒暖身。
消费升级背景下,新中式茶饮具备了休闲、社交属性。新中式茶饮满足了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其消费过程亦是社交与休闲的过程。随着奶茶门店面积扩大,环境更加惬意,以及产品本身更健康,奶茶店成了聚会、逛街、看电影等休闲娱乐中的一个环节。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饮料功能,同时还有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社交价值和休闲价值。
从茶饮到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新中式茶饮具备时尚标签属性;与新媒体的结合,标签属性强化。85、90后消费新势力是新中式茶饮的主力目标客群,该消费群体边际消费倾向高,注重生活品质与生活方式,强调个性,新中式茶饮充分满足了该类群体的身体认同,使之具备标签属性,新媒体营销则进一步强化了其标签性。
需求的旺盛、新媒体营销的助力,使喜茶、奈雪の茶等新中式茶饮龙头出现抢购、排队等现象。每当消费者排了长达1个小时以上的队伍并买到奶茶时,内心会油然而出一种自豪与骄傲感,属典型的“小确幸(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在朋友圈、微博等公众平台晒新中式茶饮,既表达排队后的喜悦与激动,也为自己贴上时尚标签。
02
行业空间:
潜在规模约400~500亿元,消费升级风口
增量需求+存量替代:新中式茶饮潜在规模约400~500亿元
2016年,中国冲调类热饮(速溶咖啡、茶、果珍等)销售额1200亿元,同比增长5.0%;预计2021年销售额1502亿元,2016-2021年CAGR达4.6%;2013-2021年增速持续放缓。
2016年,咖啡及其他饮品店销售额合计926亿元,同比+8.2%;其中,其他饮品店(如甜品店、各类水吧、传统奶茶店、传统茶社、新中式茶饮等)销售额413亿元,同比+14.5%。预计2021年,咖啡及其他饮品店销售额将达1476亿元,2016-2021年CAGR+9.8%;其中,其他饮品店销售额有望达779亿元,2016-2021年CAGR+13.5%。
我们认为,新中式茶饮市场需求一部分来自替代需求:
1.对传统奶茶店、茶社、咖啡店等需求的替代;
2.对冲调类热饮(如速溶咖啡、冲泡茶、果珍等)的替代;
3.对瓶装类果汁、CO2饮料(可乐、雪碧等)等的替代;一部分来自增量需求。综合对比冲调类热饮销售额、“咖啡&其他饮品店”以及“其他饮品店”销售额,我们推算新中式茶饮的潜在市场规模在400~500亿元。
新中式茶饮流派:产品派胜于“产品”,格调派重“格调”
目前,我国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主要起源于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可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以喜茶、奈雪の茶为代表的产品派,另一个是以因味茶、大益茶为代表的格调派。
产品派的核心是高质量的饮品。产品派奶茶店通常起源于街边,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品味都有深入的了解,非常重视品牌的效益。在定价上,产品派商品的主力价位在22-25元,远高于瓶装饮品及传统茶饮,而消费者愿意为更健康的产品、更时尚的品牌和更文艺的空间买单。
格调派的核心是品牌价值。这类奶茶店通常有雄厚的背景、较强的资金实力,因此较重视理念和形式,门店投资较高:装修费高达100万,设备投资几十万;但是对消费者茶饮口味的需求理解不足。格调派重在营销宣传,看重品牌价值。格调派产品主力价位30-35元,对标星巴克,消费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市场去接受。
产品派系将积极发展衍生品,建立多种类体系。健康解渴的茶饮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休闲娱乐的需求,关联消费有助于提升客户粘性,增强盈利能力。85度C为咖啡、烘焙连锁领域关联销售的成功先例,将咖啡和面包融合为一,以一种新的形象吸引了年轻族群的注意力。
预计越来越多茶饮将走多产品体系,增加周边关联品。新中式茶饮行业中,奈雪の茶以全天各时段都可销售的软欧包作为副产品,提高了客单价(40~45元),增强了盈利能力。喜茶开始尝试“喜茶热卖”,新增欧包、小布蕾等周边产品。
融资情况:消费升级风口,资本助力高速发展
兼具健康、社交、休闲、时尚属性,新中式茶饮是消费升级领域的重要投资风口。2016年喜茶获得IDG的1亿元融资,同时被定位为新式茶的因味茶也于同年获得刘强东5亿元融资。抹茶食品品牌“关茶”在2016年8月已获300万元天使投资,2017年完成了千万级人民币 Pre A 轮融资,资方峰瑞资本和李康林跟投。2017年初,奈雪の茶也获得了天图资本过亿元的融资。
03
核心要素:
品质与创新、供应链、营销
茶饮品质为基石:创新维系差异化与时尚性
茶饮的高品质是基础。
1.健康性。健康是消费升级的核心方向,改变原有的珍珠、椰果等加工配料,用奶和新鲜茶叶代替奶精和茶精,同时新添新鲜当季水果,提供健康新式茶饮。2.“好喝”。茶饮连锁需把关茶叶及配料的质量、工艺创新及卫生条件,保障产品口感。
3.稳定性与一致性。相同产品品质稳定、连锁各门店间产品保持一致性有利于商家树立良好口碑。一款受人瞩目的爆款茶饮,一定不会因为客观因素随意改变口味。
产品持续创新保持差异化和时尚性。茶饮产品很容易被模仿,爆款茶饮往往在短时间内成为行业标配,持续创新成为龙头茶饮连锁的必备功课。
1.原料与配方创新。为了持续热度,各商家应积极研发新饮品,比如:针对不同季节,加入应季水果,推出应季饮品,同时还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更新现有饮品配方吸引新顾客;
2.积极发展衍生态。除了在饮品上创新之外,还可以拓展一些与饮品相关的业务,比如:用应季芒果做芒果糕点,或者利用上游的新鲜茶叶,做成零售茶叶,也可以开发与茶叶相关的点心等。
供应链:品质与稳定性保障,规模采购降成本
新中式茶饮进入壁垒较低,单店投入在30~150万元之间。需求的旺盛吸引众多行业进入者,普遍连锁规模较小,行业极度分散,竞争激烈。
茶饮品质主要取决于基底茶,制作基底茶的茶叶是新中式茶饮的最大成本项。掌控上游茶叶供应链,是大型新中式茶饮连锁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之一。与原产地茶园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批量囤货,可保障旗下门店产品品质、口味的一致性、稳定性;独家供应可实现基底茶的唯一性,增强产品差异化。
目前,新中式茶饮中水果类茶饮占比有限,水果整体消耗量不高;同时,水果易腐烂,采购半径短,茶饮连锁多在当地水果批发市场进行采购;其供应链壁垒不高。
营销:新媒体链接目标客群,反向宣传强化热度
新媒体时代营销对于各人气爆棚的新式茶饮店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新式茶饮店的主力目标客群是85、90后等年轻消费群体,借助新媒体,品牌拉近了与主力目标消费者的距离。
1.新式茶饮店自身注重网络营销,增加关注度。比如:在公司官网、各大公众号、微博主页都在定期更新相关动向,同时还在各种社交平台与粉丝互动,并针对顾客提出的意见会给出反馈并做出一定的修改。
2.客户晒照反向宣传,暴增热度。长时间排队的顾客会晒出自己购买成功的照片,进一步刺激了茶饮业的发展。现在很多人都以排队买奶茶为豪,更以不用排队就能买成为炫耀的资本。这种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既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为喜茶做了免费的广告,带来更多潜力客户。
04
发展方向:
中长期产品派有望现全国龙头
短期:低壁垒,资本涌入,竞争加剧
异军突起的中国新式茶饮,在品质上注重健康,在外观上注重颜值,在产品上推陈出新,在环境上不断扩大茶饮店面积,同时合理定价,成为世界茶饮业的一只新生力量。新中式茶饮进入壁垒较低,单店前期投入在30~150万元,行业爆发式增长吸引了众多进入者,行业高度分散,竞争激烈。
1.新品牌涌现。喜茶、因味茶等新生茶饮品,从产品品质、门店体验式设计、定价区间和支付方式等方面改写了茶饮低端消费的历史,使传统中国茶焕发新活力,进阶时尚消费、品牌消费。在资本助力下,更多企业或创业者将进军茶饮市场,深入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抓住产品创新的延伸和商业模式的延伸,提高产品价值,抢占市场份额。
2.成功品牌推出副牌。当新式茶热度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新品牌涌入市场并奋起前追时,某些知名品牌已经开始布局新的赛道——新茶饮的副牌运动。如:以“茶+软欧包”的形式吸粉无数的奈雪の茶,推出了一个叫“台盖”的姐妹品牌;长沙的茶颜悦色也推出了聚焦芝士奶盖茶的“知乎茶也”子品牌;曾经引领潮流的快乐柠檬也新开了副牌 “茶阁里的猫眼石”。这种副牌运动,不仅能够打造品牌的多元化,延长生命周期,同时还能进行差异化定位,建立品牌矩阵,提升综合实力。
中长期:产品派有望现全国龙头,格调派前景仍需观察
以喜茶、奈雪の茶为典型代表的产品派新中式茶饮对消费者喜好理解深入,产品创新能力强,定价合理,以年轻消费群体为目标客群,受众广泛;同时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扩张,凭借规模优势提升供应链控制力,强化差异性和盈利能力,形成良性循环。预计未来3年左右,新中式茶饮将诞生全国性连锁龙头。
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星巴克中国2016年网点数2242家,销售收入138亿元人民币,平均单店收入617万元,客单价61元。根据目前喜茶、奈雪の茶等品牌的运营情况,我们判断未来行业龙头门店总量可达1000家左右(约为星巴克的1/2),而平均单店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200万元(约为星巴克的2倍),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20亿元以上,与星巴克销售体量相当。
格调派资金实力雄厚,背景资源强大,在设备配备和门店设计上更胜一筹。但因产品力相对较弱,定位高而受众相对狭窄,故其盈利能力仍待观察。
05
典型公司:
喜茶/奈雪の茶/因味茶
喜茶:芝士奶盖始祖,产品力卓著
基本情况
喜茶HEYTEA于2012年成立于广东江门,创始人为聂云宸。喜茶首创芝士奶盖,主打金凤茶王,专注于呈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茶香,风靡珠三角地区。
2012年5月12日,喜茶(原皇茶)首店于广东江门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开业。由于聂云宸放弃了台式奶茶和港式奶茶的运营模式,抛弃奶精和牛奶,打造一种“以茶香为主配置”的健康奶茶,并不断根据客户意见调整配方,喜茶受关注度逐渐上升,名气逐渐打响。随着喜茶(原皇茶)热度的持续上升,抄袭事件扑面而来。于是喜茶(原皇茶)下定决心,将皇茶改成喜茶。
喜茶主要分布在广东地区,共拥有51家店。2017年2月,喜茶进入上海市场,上海喜茶首店在来福士开业,引发轰动效应。喜茶平均单月单店营业额为100万元以上,最低的门店也可达到50万元。上海来福士店销售业绩遥遥领先,日营业额高达8万,日销售量近4000杯,远远高于喜茶平均日销售量2000杯。广东深圳海岸城店约90平米,月营业额达150万元,平效为1.67万元/平米/月,折合20万元/平米/年。
优势
好产品构筑品牌基石。品牌建立在产品基础之上,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密不可分。喜茶坚守好产品:
1.在原料来源上,喜茶自行研发定制性原料,在源头上保证原料质量;
2.在口味调试上,聂云宸花1年时间,不断的调试产品,修改配方,直到满意才会上市,几乎所有的口味都是聂云宸亲自设计或主导调式的;
3.在产品制作上,喜茶冲泡坚持使用100℃高温水,60秒高压萃取,每个茶袋只使用一次,最大限度保持新鲜茶香。
定位精准,创新力强。
1.喜茶的消费人群为新一代年轻人。聂云宸在开店之初,就以“茶饮的年轻化”为目标,融入潮流因素,并努力创新研发新兴产品,引领新的消费潮流;
2.在产品创新上,喜茶首创芝士奶盖。喜茶首创将咸芝士奶盖与天然茶香融合,同时不定时的推出时令新品以呈现当季最新鲜的风味,如“芝士莓莓”, “芝士芒芒”等;
3.在名字创新上,取艺名来吸引眼球,用绿妍、四季青等清新优雅的名字代替常用的樱花、桂花、桃香、荔枝等,这样不仅能展现出喜茶的别具一格,也能体现出清新脱俗的气质;
4.在店铺设计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将「禅意」、「极简」、「美学」等元素融入门店设计,营造质感层次丰富的空间,为茶客们带来沉浸多维度感官体验。
发展战略,挖掘深度。
1.喜茶应继续研发新品,增加深度。目前,喜茶针对不同季节,根据应季水果,推出应季饮品,不仅可以灌输一种“健康”的饮用状态,而且可以锁定更多顾客。同时,喜茶也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更新现有饮品,比如:研发新产品或者改良现有产品,来吸引新顾客。
2.扩大店面规模,加大渗透率。基于现有的热度,喜茶应趁势在保证产品口感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开张速度,甚至扩大门店面积,以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
拓宽广度。发展衍生品,建立多种类体系。喜茶除了研发新的饮品外,还可以拓展一些与饮品相关的业务,比如:用应季芒果,做芒果糕点,与应季饮品“芝士芒芒”一同推出。或者利用上游的新鲜茶叶,做成零售茶叶,也可以开发与茶叶相关的点心等。
奈雪の茶:新式茶饮+软欧包,“1+1>2”
基本情况
奈雪の茶是赵林、彭心夫妇在2015年共同创立的新品牌,首店位于福田区卓越世纪中心,是深圳福田中心区目前最火的茶饮店之一。开业3个月,开出3家新店,每月营业额近300万,且业绩仍在不断地增长中。与众多茶饮品牌不同的是,奈雪の茶不仅仅追求单品、爆款,其主打的茶饮和软欧包都非常受到市场的欢迎,全力打造“ 1+1>2 ”的效果。
目前,奈雪の茶共有17家店,全部位于深圳。奈雪の茶平均客单价在40-50元之间。奈雪最开始开的三家店,盈利都非常客观。卓越店170㎡,每个月销售额将近300万元,而华强北九方店仅90㎡,开业两个月,每个月营业额都能达到110万元。
优势
新式饮品和软欧包结合,产生“ 1+1>2”的效果。
1.奈雪の茶开发了30多款口味的茶饮,其果茶与鲜萃茶最受欢迎,价位在10到30元不等。
2.软欧包也是奈雪的独家特色。欧包不同于日式面包,更强调健康、低油、低糖、低盐,奈雪经过对发酵与烘烤方式的创新,让欧包既有硬度中的嚼劲,也有柔软中的香酥,乳酪的加入则更丰富了口感。奈雪の茶每月100多种欧包口味轮换,其中玫瑰、抹茶芝士、奥利奥夹心、榴莲、南瓜牛奶、蓝莓味等都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深耕市场,紧抓消费者的喜好。2009年赵林的团队创立喜年贡茶,在休闲茶饮领域经验丰富,深入洞察茶饮产业链和消费者需求。“奈雪の茶”由团队经过一年的市场调研与筹备后推出市场,由赵林夫人彭心亲自把控产品的研发与调制,经常从早上试到晚上凌晨,以求调制出奈雪の茶恰到好处的口味。
发展战略
布局多赛道,加速品牌发展。奈雪の茶已经开始成功推出副牌运动,创立了姐妹品牌—台盖,首店于2015年营业,目前在深圳已经开了19家门店。新品牌台盖聚焦细分品类,主打“奶盖主题茶饮”,客单价在30元。副牌可以凭借着主牌的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更快的抢占市场份额。打造品牌多元化并差异化定位的方式,已成为新中式茶饮行业的发展趋势。
因味茶:重设计,强体验,打造中国“星巴克”
基本情况
inWE因味茶创立于2014年,创始人为陈建军和缪钦。inWE因味茶2016年获得刘强东5亿元融资,截至2017年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地有近20家门店。
优势
强大的管理团队,雄厚的资金支持。创始人缪钦有着20年的餐饮管理经验,曾任前麦当劳中国首席运营官COO,于2014年创立inWE茶品牌,并获得以刘强东为主中欧商学院同班同学为班底的天使基金的投资,章泽天出任投资人代表。北京国瑞城新店的绿植设计由《最强大脑》中国战队队长“水哥”王昱珩倾力打造。重设计,强体验。
1.打破统一装修的传统,强调“一店一面”。inWE每家店位置不尽相同,如商圈、学区、写字楼等;因此装修风格相同,每家店都有独特的装修主题。
2.先进的萃取装备,极强的科技体验感。利用多重水净化装置、Steampunk半自动煮茶机、气泡机等营造科技感与体验感。
茶饮+餐饮,“周边”衍生品丰富。
1.除茶饮外,inWE因味茶店内配有中西餐简餐和甜点,以及各类外带茶产品,以提高客单,以升客户粘性。
2.丰富衍生品,“可见可售”。店内聚集专职买手精选的各类设计师产品,顾客可以进行体验式消费,所有东西均可通过扫码购买,把生活方式带回家。
挑战与机遇
挑战:因定位高端,受众相对狭窄,inWE因味茶平效远低于喜茶、奈雪の茶等茶饮龙头,提升产品力、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受众是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方向。
机遇:inWE资金实力雄厚,互联网资源丰富,茶饮O2O、茶衍生品电商前景广阔。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 Career In Career In Career In 投行PEVC
来源:新茶视界
提示:
* 本文经新茶视界(ID:KUAJIE660)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原文标题:茶飲簡史丨風雨三十年,2018年茶饮行业该如何发展……
* 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2018 Hello Foods Prize
Hello Foods Prize是一场针对国内食品饮料创意新品的鉴赏大赛,由FBIF组委会策划主办,企业及学生均可报名参与。专业组接受在2016年8月1日-2018年2月28日间上市的食品饮料新品,而学生组“新生代”则由在读大学生进行饮料定题设计。两个参赛组别最终均要求提供样品以便评委现场品鉴打分。赛事评审团由来自旺旺、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康师傅、星巴克、乐纯、芬美意、利乐、杜邦、益普索、灵笛斯的研发及市场总监组成。参与业内同仁的交流与学习,赢得一份权威的行业背书,收到更多展示新品的机会……迎接真正的创新考验,您准备好了吗?
/ 微信群 /
加王淼(Bill Wang)微信:FBIFwang(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2万+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乳品、休闲食品、特医食品、调味品、营销、研发、包装、代工、茶饮料等,关注订阅号回复“2”可了解群介绍。